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4-05-20 17:33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預防方法:應按前述嚴格控制埋管深度不得超過6m,在導管上端裝設附著式振搗器,每隔數分鐘振搗一次,使導管周圍的混凝土不致過早的初凝,首批混凝土摻入緩凝劑,加速灌注速度。導管接頭螺栓事先應檢查是否穩(wěn)妥,提升導管時不可猛拔。若埋管事故已發(fā)生,初時可用鏈滑車、千斤頂試拔。如仍拔不出,當樁孔較大,已灌的表層混凝土尚未初凝時可另下一根導管,按前述第一項導管漏水事故的處理要求相應處理,如表層混凝土已初凝,新管插不下去,則應按斷樁處理。當已灌注的混凝土距樁頂不深時,可將原護筒向上接長、加壓或錘擊使護筒底腳沉到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按前法抽水、除渣后,再灌普通混凝土。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