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文苑漫步 > 正文
2010-08-18 14:35 來源于網(wǎng)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本文結合工程案例,簡單介紹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市政工程施工階段中的工程風險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引言
由于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易受行政干擾和地質情況及天氣等因素影響,施工場地狹窄、戰(zhàn)線長而工期要求緊,施工難度大。因此,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施工階段的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工程風險管理一般按照風險分析、預警、應對等過程進行,其中風險分析包括風險的識別、估計、評價過程,是風險管理中難點和重點。本文結合具體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案例簡單介紹在施工階段的風險分析方法。
一、風險的識別
風險識別指風險管理人員在收集資料和調(diào)查研究之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面判斷、系統(tǒng)歸類,科學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
例如,某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寬改造長度為1995.74m,規(guī)劃紅線寬度為70m,三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設計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層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條,分四段設置,共計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條,設計管長1838m;新建電纜溝兩條,沿道路兩側人行道下分別為1624m鋼筋混凝土防水地溝和1386m磚砌體防水地溝(1.2×1.5m)。
某施工企業(y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該工程進行調(diào)研后,分析該工程風險因素并進行識別,建立工程風險表。
二、風險分析與評估
風險分析是指應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處理不確定性的過程。風險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定量分析評估。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風險(R)不僅是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P的函數(shù),而且是風險事件所產(chǎn)生影響程度C的函數(shù),可用函數(shù)表示為R=f(p,c)。
根據(jù)前例風險分析,本項目進行風險評估。
2.1評估并計算風險發(fā)生的概率Pf
該工程分析因素集為X,對應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風險編號,給出工程風險指標因素權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0.150.150.20.150.050.050.050.15}。根據(jù)風險影響高低確定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并賦值為μ={0.1,0.3,0.5,0.7,0.9}。該企業(yè)組織專家及管理、技術人員共7人對該工程風險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R則B=R·μT={0.50.50.58570.55710.38570.27140.18570.32860.6143}。則U=W·B=0.4886即風險發(fā)生概率(測評總分)Pf為0.4886.
2.2計算事件發(fā)生影響程度大小Cf對風險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從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四個方面著手,均用金額損失進行度量。則損失因素集S={進度質量成本安全}={S1S2S3S4}
本項目分部分項工程費用為6944.60萬元,其中包括利潤及管理費156.08萬元。由于報價中已考慮材料市場風險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況下,按156.08萬元為最大風險損失值。則風險損失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對應損失金額(單位:萬元)近似確定為{≤15,16~45,46~75,76~110,≥140},并給出工程風險損失因素權重集W={0.250.350.200.20}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并將各項估計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風險損失值進行歸一后,得到評估矩陣B.計算U=W·B=0.1946.即風險損失(測評總分)Cf為0.1946。
2.3計算本項目風險度Rf如果用Pf表示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計算:Rf=Pf+Cf-Pf·Cf其中Pf和Cf分別是風險發(fā)生概率與影響程度的模糊綜合隸屬度集的總綜合隸屬度。本項目風險度Rf==0.59
三、結論
一般認為Rf大于0.7為高風險項目,小于0.3為低風險項目,介于二者之間的為中等風險項目。因此,根據(jù)計算,本項目應為中等風險項目。由于本工程存在場地狹窄、外部環(huán)境對施工干擾大、工程項目多、工期緊且跨冬雨季施工、施工人員多等不利因素,因此,將本項目評估為中等風險項目是合理的。企業(yè)應根據(jù)風險分析及評定結果,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建立相應風險管理計劃,建立工程風險應對措施,適時動態(tài)地進行有效風險管理,確保工程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
小編推薦:機關大樓智能化設計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