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南京至高淳高速公路,位于南京南郊,根據(jù)工程勘測資料,沿線軟弱土層分布在不同深度,馮村大橋南粉噴樁復合地基施工之初就設置了4個沉降長期觀測點,分別定期進行觀測。公路工程復合地基沉降是影響公路設計、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其沉降量大小,尤其是最終沉降量大小,是判斷公路是否能安全、正常使用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公路粉噴樁復合地基、路基和路面結構是一個相互作用、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公路粉噴樁復合地基沉降隨時間變化的計算也十分復雜。
本文用德國生物學家Verhulst提出的非線性微分方程(式1)來建立公路沉降的預測模型。
dp(t)/dt=ap(t)-bp2(t)(1)
式中p(t)——是生物的繁殖量。
公路粉噴樁復合地基沉降隨時間變化的實測s—t曲線形狀是一個近似反s曲線,曲線特征吻合Verhulst模型曲線。
2.灰色Verhulst模型建模步驟
設原始數(shù)列為x(0)(i),i=1,2,…,n(1)累加生成得x(1)(i)=∑i〖〗k=1x(0)(k),i=1,2,…,n(2)構造B和YN B=1〖〗2x(1)(1)+x(1)(2)〖〗-1〖〗4x(1)(1)+x(1)(2)2 1〖〗2x(1)(2)+x(1)(3)〖〗-1〖〗4x(1)(2)+x(1)(3)2…〖〗…
1〖〗2x(1)(n-1)+x(1)(n)〖〗-1〖〗4x(1)(n-1)+x(1)(n)2 Y=x(0)(2)
x(0)(3)
…
x(0)(n)
(3)作最小二乘計算a〖〗b=(BT·B)-1·BT·Y(4)建立模型把系數(shù)a、b代入式(1),解微分方程得:
。╰=1,x(1)(1)=x(0)(1))
x(1)(t)=a〖〗b〖〗1+a〖〗b·1〖〗x(0)(1)-1·e-a(t-1)
這就是累加生成數(shù)列的模型。由該模型計算值所連成的曲線就是Verhulst模型曲線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