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全工程師《技術(shù)》復習資料:射線檢測
射線檢測
?。?)射線檢測原理。射線照射在工件上,透射后的射線強度根據(jù)物質(zhì)的種類、厚度和密度而變化,利用射線的照相作用、熒光作用等特性,將這個變化記錄在膠片上,經(jīng)顯影后形成底片的黑度變化,根據(jù)底片黑度的變化可了解工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狀態(tài),達到檢查出缺陷的目的。
(2)射線檢測的特點。可以獲得缺陷直觀圖像,定性準確,對長度、寬度尺寸的定量也較準確;檢測結(jié)果有直接記錄,可以長期保存;對體積型缺陷(氣孔、夾渣類)檢出率高,對面積性缺陷(裂紋、未熔合類)如果照相角度不適當容易漏檢;適宜檢驗厚度較薄的工件,不適宜檢驗較厚的工件;適宜檢驗對接焊縫,不適宜檢驗角焊縫以及板材、棒材和鍛件等;對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確定較困難;檢測成本高、速度慢;射線對人體有害。
(3)射線的安全防護。射線的安全防護主要是采用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和屏蔽防護三大技術(shù)。
時間防護即為盡量縮短人體與射線接觸的時間。如果到射線源的距離增大2倍,射線的強度會降低3/4.利用這一原理,可以采用機械手、遠距射線源操作等方法進行距離防護。還可在人體與射線源之間隔上一層屏蔽物,以阻擋射線,即進行屏蔽防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