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6 11:44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近年來,工程質量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的惡性事故時有發(fā)生,工程質量問題目前仍然相當突出。工程造價,是指建造工程所耗用人工、材料、機械費用加利潤的總和。同一個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高,不僅所使用的材料質量要好,而且付出的人工勞動也多,技術含量也高。因此,造價與質量之間存在內部矛盾,如何處理好兩者之間的矛盾成了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1.片面追求低造價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效益是企業(yè)求生存、求發(fā)展非常重要的指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最大利潤是每個獨立主體追求的目標與內在動力。工程造價相對施工單位來說是收入,而相對建設單位來說是投入。為此,施工單位千方百計想增大工程造價,而建設單位又千方百計地降低工程造價,導致雙方利益的沖突。某些建設單位為了減少建設資金,在招標過程中要求施工單位對工程造價一次包定,甚至有的建設單位或投資者對合理的工程造價認識不足,片面地追求降價,一再壓價。而任何事物都有極限,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無根據(jù)地壓價,勢必影響工程質量。
另外,在建筑市場招標投標過程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承攬工程任務,投標報價較低,相對而言盈利不高,甚至要冒著虧本的風險。個別經營狀況較差的低等級施工企業(yè),為了保證工人工資,只好硬著頭皮將工程承攬下來,其結果是工程中標價嚴重偏離工程的實際造價,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于是就出現(xiàn)置工程質量于不顧,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彌補工程造價的現(xiàn)象。另外,許多工程招標投標不規(guī)范,不公平競爭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導致大量非法、不合理的開支,從而加劇了施工企業(yè)利益損失。
2.現(xiàn)行工程造價體制存在的問題
在工程造價管理方面,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低價微利政策。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后,并未調整造價管理水平和不平等的比價關系,而是在維持原有造價體制的基礎上推行招標投標制度,使得造價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問題更加突出。
在實行工程按類別取費以前,我們是按企業(yè)技術資質等級來確定取費標準的。同一個工程,由不同資質的施工企業(yè)施工,其工程造價不盡相同。往往有些建設單位片面強調低造價,使施工質量好、信譽好的施工隊伍處于劣勢;后來改為按工程類別取費,避免了同一個工程項目不論由何種資質等級的企業(yè)來施工都是一個價格的弊端,并實行優(yōu)質優(yōu)價政策,將工程造價與工程質量相互掛鉤。但這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前工程質量等級只有合格與優(yōu)良兩個標準,尚未完全將質量的優(yōu)劣與造價的高低聯(lián)系起來;二是優(yōu)質工程的優(yōu)價對施工單位并不具備太強的吸引力,優(yōu)價有時不足以補償其在提高工程質量上的付出;三是個別工程質量的優(yōu)劣不能說明工程項目整體功能運行狀況的好壞。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