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2 15:04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澄清池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實現混凝劑與原水的混合、反應、絮凝顆粒的沉淀分離三種過程,其澄清效率取決于泥渣懸浮物的活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保持泥渣處于懸浮、濃度均勻、活性穩(wěn)定的工作狀態(tài)是澄清池穩(wěn)定運行并保證出水水質的最關鍵因素。由于設計的缺陷或運行時流速的變化、溫度的變化及混凝劑的投加量不穩(wěn)定等因素,易造成澄清池出現“翻池”現象,導致出水不穩(wěn)定,水質不合格,具體原因有:
(1)進水流量過大,造成泥渣活性不穩(wěn)定;
(2)攪拌機攪拌速度太快或者太慢,造成泥渣濃度不均勻;
(3)刮泥機故障,造成泥渣過多,局部泥渣濃度過大;
(4)加藥量過大或者過小,過大時形成的微絮體過多造成懸浮泥渣層活性不穩(wěn)定,過小時微絮體不易形成懸浮泥渣層而直接進入分離區(qū);
(5)沒有及時的排泥,造成泥渣過多,出現懸浮泥渣層濃度不均勻;
(6)澄清池內無泥渣或泥渣少,形成不了懸浮泥渣層。
(7)環(huán)境溫度變化過大,泥渣懸浮層的活性不穩(wěn)定。
澄清池運行過程中出現“翻池”現象后,應判斷產生的原因,然后針對性加以調整:
(1)當出水清澈透明時,為最佳出水品質,應保持穩(wěn)定運行;
(2)當出水發(fā)混,應增加混凝劑加藥量或檢查排泥裝置是否運行正常;
(3)當出水著色成灰色,說明加藥量過多,應減少加藥量;
(4)當出水區(qū)有礬花上浮,說明進水量過大或泥渣過多,應降低進水流量或進行排泥;
(5)當清水濁度較低時,刮泥機可間斷運行,但應注意不得壓耙;
(6)澄清池停運時間較短時,攪拌機和刮泥機(或排泥裝置)均不宜停止運行,以防泥渣下沉,停池時間較長應將泥渣排空或放空,以防刮泥機壓耙。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