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3 11:07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小高層住宅宜采用以短肢剪力墻(自振周期宜0.05n~0.10n,n為結構計算層數)為主,部分加一般剪力墻的結構體系。短肢剪力墻肢長一般按不小于5倍墻厚控制,盡量避免異形柱和一字形墻。
剪力墻布置原則為:
。1)剪力墻布置應盡量規(guī)整、均勻、對稱,且貫通全高,使建筑物具備合理的雙向剛度;并盡可能使結構的剛度中心和質量中心重合,以減少扭轉。
。2)控制結構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1/1000。
(3)剪力墻的豎向布置應自下而上逐漸減小,避免剛度突變,樓層的側向剛度不宜小于相鄰上一層的70%和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
。4)樓層層間抗側力結構的受剪承載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80%,不應小于其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65%。
(5)筒體和一般剪力墻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傾覆力矩不宜小于結構總底部地震傾覆力矩的50%.當不能判斷時,可控制第一振型下一般剪力墻底部地震剪力不應小于總剪力的50%。
。6)應盡量控制樓層的最大彈性水平位移(或層間位移)不大于該樓層兩端彈性水平位移(或層間位移)平均值的1.2倍;當不能控制在1.2倍以內時不應超過1.5倍,且此時空間計算模型應計及雙向扭轉影響。
。7)房間內不出現(xiàn)凸角,剪力墻的門窗洞宜上、下對齊。
。8)長墻應通過設置結構洞分成聯(lián)肢墻以改善結構整體剛度并使剛度合理分布,不宜出現(xiàn)單肢短肢剪力墻。
。9)剪力墻的連梁上不應布置樓面主梁,否則應采取可靠的構造加強措施;
。10)剪力墻二側樓板不宜同時開大洞。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