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10:23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施工順序
全斷面開挖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主要工序是:使用移動式鉆孔臺車,首先全斷面一次鉆孔,并進行裝藥連線,然后將鉆孔臺車后退50米以外安全地點再引爆,使一次爆破成形,出渣后鉆孔臺車再推移至開挖面就位,開始下一個鉆爆作業(yè)循環(huán),同時施作初支,鋪設防水層,進行二次模筑襯砌。
(2)適用范圍
全斷面法主要適用Ⅰ~Ⅲ級圍巖,當斷面在50m2以下,隧道又處于Ⅳ級圍巖地層時,為了減少對地層的擾動次數,在進行局部注漿等輔助施工加固地層后,也可采用此法。
(3)優(yōu)缺點
使用全斷面開挖,可以減少對地層的擾動次數,有利于圍巖天然承載拱的形成。有較大的作業(yè)空間,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機械化作業(yè),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便于施工組織和管理。但由于開挖面較大,圍巖穩(wěn)定性降低,且每個循環(huán)工作量較大。每次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動較大,因此要求進行精心的鉆爆設計,并嚴格控制爆破作業(yè)。
(4)注意事項
加強對開挖面前方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調查。對不良地質情況,要及時預測預報、分析研究,隨時準備好應急措施(包括改變施工方法)。
各工序機械設備要配套。如鉆眼、裝渣、運輸、模筑、襯砌支護等主要機械和相應的輔助機具(鉆桿、鉆頭、調車設備、氣腿、鑿巖鉆架等),在尺寸、性能和生產能力上都要相互配合,工作方面能環(huán)環(huán)緊扣,不致彼此互受牽住而影響掘進。
加強各輔助作業(yè)和輔助施工的設計與施工檢查。尤其在軟弱破碎圍巖中使用全段面法開挖時,應對支護后圍巖的變形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使各種輔助作業(yè)的三管兩線保持良好狀態(tài)。
選擇支護類型時優(yōu)先考慮錨桿和錨噴砼、掛網等支護形式。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