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輻射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
(一)防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的主要防護措施有場源屏蔽、距離防護、合理布局以及采取個人防護措施等1.產生工頻電磁場的設備安裝地址(位置)的選擇應與居住區(qū)、學校、醫(yī)院、幼兒園等保持一定的距離,使上述區(qū)域電場強度控制在最高容許接觸水平以下。
2.在選擇極低頻電磁場發(fā)射源和電力設備時,應綜合考慮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經濟社會效益;新建電力設施時,應在不影響健康、社會效益以及技術經濟可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極低頻電磁場的接觸水平。
3.對于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產生非電離輻射的設備,應制定非電離輻射防護規(guī)劃,采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術措施及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遠距離操作,如預期不能屏蔽的應設計反射性隔離或吸收性隔離措施,使勞動者非電離輻射作業(yè)的接觸水平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4.企業(yè)在設計勞動定員時應考慮電磁輻射環(huán)境對裝有心臟起搏器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
?。ǘ┓离婋x輻射
電離輻射的防護,也包括輻射劑量的控制和相應的防護措施。
